发布日期:2025-01-25 23:40 点击次数:154
本文转自:巴中日报
巴州区凌云小学 苟敏
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,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。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,怎样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?
了解学生个性。大多学生喜欢得到老师夸奖,因此,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,激发其学习兴趣,增强其竞争意识,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。
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。培优辅困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,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。有事实表明,利用课余补课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。因此,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辅困工作,尤其是辅困工作值得我们重视。辅困,首先是“治懒”,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,首先是因为“懒”,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。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、注意力不集中;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,作业完成不及时,家庭作业拖拉等。针对以上情况,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,在课堂中加强“快速提问”,增加提问的密度,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学困生回答,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;二是给他们表达的机会,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;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,教师要严格监督,不给他们有抄袭的机会;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,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,并严格处理。
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。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,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,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,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,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,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。比如,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,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,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,应用于生活实际,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;同时,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,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,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。
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。倾听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。只有学会倾听,才能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,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、理解与尊重、信任与接纳、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人格。这样,在平等、和谐、快乐、安全的课堂氛围中,教师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,学生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。
充分的课前准备。要创造高效的课堂,充分用好每节课的每一秒,课前准备显得非常重要。首先,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,与打篮球一样,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,自然就丧失了信心;而篮筐太低了,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,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。其次,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,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。知识与技能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、过程与方法,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,缺一不可。再次,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、中、差三个层次。根据因材施教原则,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,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,要避免一概而论。
营造思考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。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,积极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,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,我认为,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,成功的课。
要深刻反思教学方法,如何让学生愉快的融入课堂中,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做到用心细致,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。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,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,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、志趣、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。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、探索性、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,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,通过精心设置支架,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,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,引起反思,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,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。
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,引导学生产生疑问,进而发现问题,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,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,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、能力的提高。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,变“学会”为“会学”,会“发现问题-分析问题-解决问题-再发现问题”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。
